16-20(23/59)
回了家。陆小言则来到了河提上,正坐在梧桐树下乘凉,远处是一望无垠的玉米苗,近处是一条绿波荡漾的河流,这时没啥污染,水中的鱼儿都瞧得一清二楚。
下午也是这样,下工后,田桂凤他们没咋耽误,将锄头、镰刀啥的放家里,喝了口水就来了,结果大门还锁着。
田桂凤不信邪,让人继续去村里找,她则守在了门口,暮色逐渐四合,最后一丝亮光也被黑暗吞没,各家各户都亮起了灯,仍没个影儿,院子里黑漆漆的,田桂凤蹲在门口,被蚊子咬得满身包,简直要抓狂。
此时,陆大山和王月勤早吃完了,两人很听陆小言的话,吃饭时,都没敢发出太大动静,吃完也没刷锅,躺床上休息去了,陆小言此时,正舒舒服服在秦奶奶家听故事。
接下来一连两天都是如此,田桂凤简直要气死了,气儿子儿媳不中用,连人都找不到。
第15章 第15章陆小言笑着捏了捏他瘦巴……
第三天,他们干脆起了个大早,一吃完饭就急匆匆来了陆小言这儿,陆小言就猜他们会早起,起得也挺早,早早吃完饭,就随着爹娘出了门。
再次扑了个空,别说田桂凤,没啥脾气的陆建良都板着一张脸,有些生气,“打听一下他们在哪儿上工,直接去干活的地儿找吧,一个个的总不能不干活。”
几人心中都窝着一团火,点了点头,整个陆家大队,是由两个村庄组成的,一共分了十个生产小队。
陆小言他们搬到西边后,被分到了第一生产小队,小队里的人这两天都在锄草。
陆小言随着父母来了红薯地里,生产队里的地被分了许多块,种的有红薯、玉米、高粱,还有一大片芝麻地,芝麻是五月份种的,已经长得很高了,天边刚泛起鱼肚白,昏暗的灯光下,绿油油的叶子,长得生机勃勃的。
地里已经来了十几个人,瞧见陆小言,还有人主动打招呼,“小言今天咋又来了,不去找工作了吗?”
昨天上午她也跟来了,因着没满十八,她就算参与农忙,也只能算半个工,其实挺不划算,要能当工人,那才叫端上了铁饭碗。
陆小言笑着说:“还在找,今天不t忙,干脆来地里帮我娘干会儿活,不算工,主要是替我娘干,让我娘也歇一歇,她身体不太好,大夫让她别太劳累。”
王嫂子笑着夸了一句,“真是个孝顺孩子,你娘咋啦?也看大夫了?”
陆小言说:“她时不时肚子疼,这次去省城就顺便看了看,幸亏看了,大夫说她没坐好月子,落了病根,等年龄大了更遭罪,婶子、大娘,你们可得叮嘱好自家闺女,生产后无论如何也不能立马干活,我娘第二天就开始干活了,结果累出一身病,当初要是早看大夫,我早就有弟弟妹妹了,也不会让爷奶难受这么多年。”
大家都知道他家情况,闻言,都有些惋惜,“之前没让大夫看吗?”
陆小言也叹口气,“哪有那个钱。”
她没再多说,也没抱怨田桂凤,大家心里却跟明镜似的,要不是田桂凤既抠门,又刻薄,王月勤哪至于这样,落了病不说,连儿子都没生出来,因为没儿子还被田桂凤动辄打骂,过得连牲口都不如,幸亏分了家。
田地一亩亩挨着,大家边锄草边唠嗑,还有人劝王月勤,“小北和小言都孝顺,你也算熬出头了,好日子还在后头呢,没儿子也不怕。”
陆小言笑了笑,余光瞥见了田桂凤他们,这两天陆小言一直让父母躲着田桂凤,一是想挫挫他们的锐气,第二就是希望他们沉不住气,来地里找。
田桂凤过来时恰好听到夸陆小言孝顺的话,她不由冷笑一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