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-40(16/59)
这年头可没塑料袋,司机师傅也不希望车上臭烘烘的,忙停了车,“下去吐。”
陆小言也下了车,拍了拍她的背,等她吐完,才说:“乡下都是土路,比城里颠簸一些,你坐前面吧,前面靠窗的位置好受一些,咱们换一下位置。”
陆小言拎着篮子去了后排,将自己的座位给了女知青,她已经坐了好几次车,倒是习惯了一些。
见她走得毫不留恋,萧宁挑挑眉。
车子再次启动后,陆小言想起了大队长的话,让她挑几个身强体壮的干活好手,如今村里已经有了养殖厂,以后还要建学校,比较缺的其实是技术人才。
知青们都是中学毕业,顶多有的成绩好一些,其他水平应该差不离,反倒是父母的职业更重要,说不准以后就能帮上大忙。
陆小言干脆翻了翻知青办给她的资料,上面是这三十八人的基本信息。
陆小言大致看了一下,不看不知道,一下看一跳,这些知青还真是卧虎藏龙。
陆小言率先瞧中的是楚航,父母一个是化肥厂的主任,一个在农业局上班,以后要是需要化肥,说不准可以找他们。
这年头化肥可是相当紧俏,基本还靠进口,分到他们县的都少之又少,陆小言记得,去年他们大队一共就领了不到十袋化肥,量实在少,基本起不到作用,但是想提高亩产,用化肥又是必须的。
接下来是林媛媛,她父亲很厉害,是供销社的副主任。这个女生,她也必须争取到手。
还有萧宁父母也很牛,父亲是食品厂的副厂长,母亲在药厂,赵魁也可以,母亲是纺织厂主任,父亲则是公司汽车修配厂的工人。
翻完陆小言心中大致有了数。
车子开得快,路上也没人拦车,五十分钟就到了公社,下车时,陆小言正要拎起篮子,萧宁已经把她的篮子拎了起来,另一只手轻轻松松拿起了行礼。
陆小言忙说:“哎,我自己拿就行,你顾好自己的行礼就可以了。”
萧宁已经头也不回地下了车,笑着回了一句,“你这小胳膊小腿的,还是悠着点吧。”
车子就停在了公社大院门口,他们一群人下车时,还是挺壮观的,已经有人看见了他们,小跑了出来,“是今年新来的知青吗?”
陆小言也下了车,倒完谢,从萧宁手里将篮子接走了,笑着回了一句,“对,这些都是咱公社的。”
这人带着大家进了大院,里面是公社各办公室,刘主任听到动静也跑了出来,见还有十几岁的少年,不自觉叹口气。
目光触及陆小言手中的竹篮,他笑了笑,“难道你就是陆小言?”
陆小言笑着点头,“对,是我,刘主任好。”
刘主任没想到她竟这么年轻,一时更惊讶了,赵楠随着陈婶来公社挑小猪仔时,他才知道他们大队的一位女同志为他们大队请来了兽医。
这年头赤脚大夫多,正儿八经的兽医可是很少见的,连他们公社都没有,前年好不容易请来一个,因为受不了乡下的苦,又跑回县城了,真没想到,她小小年龄这么能耐,难怪社长都感慨了一句后生可畏。
刘主任脸上的笑,又真诚了几分,“这次还要多谢你将人领了回来,替公社省事了,最近公社忙着建卫生院,大家都忙得脚不沾地的,都抽不开空,多亏了你。”
陆小言笑着说:“应该的,为公社排愁解难是每一个队员都应该做的,就是不知道一会儿要怎么分人?往年我们大队都是等别人先选,剩下的归我们,这次能往前排排吗?以前我们怕公社添麻烦,也没提过要求,这次主要是因为养殖厂已经开起来了,